蜀光人物 蜀光人物

返回完整页面
微波专家退休后建抗战纪念馆
来源:蜀光中学   栏目:蜀光人物发布时间:2019-09-02 00:00阅读:

 

 

 

  年逾七旬的张兴华,退休前一直从事微波的教研工作。


  退休后,他收藏抗战文物,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全省个人建立抗战文物陈列室的第一人。


  利用出国旅游的机会,他还在美国和加拿大宣讲中国的抗战历史。

  就在本周一,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,他还带着实物,来到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向学生们讲述日本鬼子的侵略行径。而这,只是他走进合肥各大社区、学校开设讲堂的一部分。

  “我会走进更多的社区,开设更多的大讲堂,把这段历史传播得更广更远。”张兴华嗓音浑厚而高亢。

  

考取清华大学

  张兴华是四川自贡人,从小在自贡市东兴寺小学、蜀光中学学习。

  “这蜀光中学可是个名校,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曾在1938年被蜀光中学聘为董事长,成为"南开"教育集团的一员,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为我们学校题的校名。我能在1965年考到清华大学,与中学所受的教育绝对分不开。”年逾七旬的张兴华回忆起这些,充满对母校的感怀。

  1970年,张兴华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,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四川绵阳分校无线电系(后改名为电子工程系)任教。

  加入军事院校“绵阳相对于东部,比较闭塞,也比较安静,所受到的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比较小,我在绵阳10年,就是埋头搞教研。”张兴华总结着自己年轻时忘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:“三十刚出头,我就在当时行业最权威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《电子学报》上发表了论文《半空微带线》。”

  张兴华的论文引起了在四川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任院长、人称“中国微波之父”的林为干的注意,他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了改变。

  1979年,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在合肥成立,这是一所为全军培养信息战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,张兴华作为高精尖人才从绵阳直接入伍,到学院任教。

  “今年,我们学院已经更名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了。”张兴华现在仍在关心着曾经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学校的发展。

  

参与理论教研

  参军后,从事教研的张兴华对部队充满希望。

  “当时,我们的口号是:组建军队的清华大学。”年逾七旬的张兴华回忆起这些,仍热血沸腾。

  在电子工程学院,张兴华从讲师到教授,还担任过科研处长。

  从事教研的同时,他还进行理论研究,曾出版了《高功率微波武器》等3本关于军事方面的书。

  从1979年到2006年近30年时间,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,为全军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指挥人才立下汗马功劳。


收藏抗战文物

  2006年,张兴华退休,入驻合肥市第一军休所。此时的他对瓷器收藏很感兴趣,一度想当瓷器鉴定专家。

  “我最后发现,瓷器赝品太多,鉴定非常困难,尝试了两年之后,决定放弃。”张兴华实话实说。

  尽管如此,两年间,张兴华对收藏的兴趣和爱好已逐步建立起来,而转向抗战文物的收集和收藏,则深受父亲和叔叔的影响。

  抗战时期,他父亲曾参与重新修建“蜀南盐道”和四川龙西渠饮水灌溉工程,他叔叔则参与过美国“飞虎队”军用飞机的维修工作。


建抗战纪念馆

  2008年,张兴华开始利用收藏瓷器建立的网络与人脉,从世界各地收集抗战物品。

  “了解抗战史,不仅要图片,还要有实物。”这是张兴华收藏的初心。

  经过5年时间的收集,2013年9月15日,张兴华成立了自己的抗日文物陈列室。

  “安徽没有专门的抗战纪念馆,我是安徽个人建馆进行抗战教育的第一人。”张兴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,“中央电视台"朝闻天下"曾为此播放专题节目,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家庭抗战纪念馆。”

  从此,张兴华全力以赴进行抗战文物收藏工作。

  教育勿忘国耻“我曾为收藏一套飞虎队服装,投入了巨大精力和时间,至于价格,那是收藏界的秘密。我只关注价值。”张兴华如今回忆起抗战文物收集的过程,仍感叹不止。

  在张兴华的藏品中,有全套的35册《支那事变画报》、日寇的军用防毒面具等数百件抗战文物。

  “你想想,日本兵戴着防毒面具干什么?”张兴华指着墙上日寇入侵我省安庆时的照片,“这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,我要让后人记住历史,以史为鉴,勿忘国耻。”

  自从成立了抗战纪念馆,每年,都有社区和学校邀请张兴华前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。

  2016年,他还受邀去美国和加拿大宣讲抗战史,让国外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,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。

  本周的12月11日下午,张兴华带着20多天前从日本搜集到的侵华日军使用过的军靴和望远镜,来到西园新村小学,向孩子们讲解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。


收藏变成专家

  近10年的收藏经历,张兴华几乎成了我省抗战历史文物收藏的专家,安徽省档案馆曾委托他收集文物,安徽省大蜀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不仅让他收集文物,还邀请他参与修改展示大纲。更有甚者,一些地方政府还邀请他参与如何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会议和论坛。

  “我对安徽抗战历史非常感兴趣,我省广德、天长在抗战中都涌现过可歌可泣的英雄。”张兴华一一道来:1937年10月,凇沪会战后,日军分三路进逼南京,其中南路为太湖-湖州-广德-芜湖-南京。 11月24日,战役首先在广德以东的浙江泗安打响。30日,界碑、祠山岗相继失守,中国军队损失惨重,广德也沦陷。当时抵抗日军的是川军,将领姚国华壮烈牺牲……“我要把抗战历史,包括安徽的抗战历史传播得更远”。


旅游深感民安

  张兴华退休前几乎和书本、教学打交道,爱看书。

  退休后,在收集文物的同时,张兴华又爱上了旅游。

  “书上看的是知识,出去看的是见识。”这是张兴华对旅游的理解。

  他去过美国、泰国、俄罗斯以及阿拉伯、北欧一些国家,领略了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、社会风貌。

  他在泰国旅游时,“泰国华人非常羡慕中国,觉得中国治安好。”张国华笑答:“我们国家注重民生,我对祖国有信心。”

  “在芬兰,只要有人贴身,身上钱物就会不翼而飞。”去过、了解过那么多国家之后,张兴华最后的结论是,“中国最安全。”

  “我有追求,有爱好,很乐观。”这可能就是张兴华保持“年轻态”的秘诀,“不要认为自己老,不要有怨气,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,那才是正道。”